“推進合成革產業向水性生態合成革轉型”
麗水開發區合成革產業自2003年入園,歷經十多年發展,現已形成產業規模70多億元的區域特色傳統產業集群,目前合成革行業企業(含合成革、革基布、無紡布、樹脂、離型紙等生產企業)48家,產量占全省合成革產量的32%、全國產量的7%左右,在全國甚至世界合成革生產中占有重要地位,并建立了集中供熱、釜殘集中處置、樹脂桶回收、污泥焚燒、水閣污水處理廠等配套設施,是國內發展最快、產業鏈最完整、產業聚集度最高的合成革工業園之一。
然而,隨著合成革產業發展的逐漸深入,產業發展的負面影響也逐漸顯現。二甲基甲酰胺(DMF)是合成革企業最廣泛使用的有機溶劑,也是園區臭氣的主要成因,合成革產業逐漸成為污染的“代名詞”。
2019年開始,麗水開發區吹響了“史上最嚴合成革產業專項整治提升行動”的號角,以打造全國一流、國際最高環保標準的合成革產業標桿園區為目標,淘汰一批落后低端企業,樹立一批龍頭標桿企業,轉型發展一批水性高端產品,努力推動行業可持續高質量綠色發展。
綠色變“革”
拉開帷幕
轉型篇
鼓勵現有合成革油改水。提高水性技改補助至50%。除昶豐、繁盛超纖全實現徹底轉型以外,園區內各合成革企業逐步規模化開始使用水性材料。
打造生態革產業集群。以生態合成革為核心,引進以水性革、水性樹脂等產業為主的產業鏈企業。目前新建項目臺州宏得利年產8萬噸水性樹脂項目、嘉興嘉科年產2800萬米水性革生產項目等。
建設生態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。與浙江大學、四川大學、中國計量大學等合作,打造研發平臺、公共服務平臺、創業孵化平臺、科技交易平臺、科技金融平臺等5大平臺。
打造中國最大的水性生態合成革產業基地。建設全國水性生態合成革產業大會永久會址,召開ZDHC品牌聯盟對接會,成立時尚革產業技術標準創新聯盟,制定國際領先的行業地方標準提升五年行動計劃。
成效篇
油性生產線總量大幅削減。油性合成革生產線削減 30%以上,為下步優質企業的發展騰出了發展的空間。
車間環境質量明顯改善。通過集氣密封的全面更新升級,無組織排放廢氣大幅削減,車間基本實現無異味。
廠容廠貌較大幅度提升。通過導入6S管理,企業清潔生產水平達到國內先進水平。經專家現場驗收,31家企業均達到A級以上水平。
部分廢氣治理技術難點得到破題。2019年開展的合成革干法DMF噴淋、后處理VOCs治理、定型廢氣惡臭治理三項試點。其中DMF四級噴淋塔改造試點已取得明顯成效,處理效率達99%以上。
環境空氣質量顯著改善。開發區VOCs站房監測數據顯示,2018年空氣中 DMF濃度較2017年下降了 13.72ug/m3,降幅達 41.7%,;2019年空氣中DMF濃度較2018年下降了 15.79ug/m3, 降幅達82.4%。
提升篇
最嚴標準。合成革整治驗收廢氣排放標準比現行下降50%以上,為國際最嚴標準。
企業提升。
1.集氣密封系統改造提升。企業全面更新提升車間生產線集氣密封系統,基本做到有機廢氣集氣全覆蓋。
2.廢氣治理設施提升。開展合成革DMF噴淋、后整理VOCs治理、定型廢氣臭氣治理試點。
3.6S現場管理提升。在行業內強制推行6S現場管理,并制定《合成革企業6S管理評分辦法》。企業通過清理整頓,騰出建筑面積近3萬8千平方米,廠區作業環境得到明顯改善。
4.智慧管理提升。每家企業建設雨、污雙口監控設施。在革基布企業試點生產線、處理設施電流監控,實時監管企業廢氣設施運行情況。
有力保障。
1.跟蹤研判。管委會主要領導每半月赴現場調研并召開專題會議聽取匯報、掌握進度、統一思想。
2.技術支撐。專家技術團隊全程介入,研究制定了整治詳細標準和要求;聘請環保管家團隊,為整治把脈問診;組織合成革產業企業赴福建、江蘇以及紹興等地考察;對接光催化氧化+生物法處理定型油煙、活性炭吸附脫附再生處理VOCs廢氣、超重力技術凈化工業廢氣等國內前沿技術。
3.強化督查。專門成立督查組每半月通報進度,對未達進度要求的企業下發紅黃牌警告書。
4.政策引導。對企業整治加大資金保障力度,補助標準從普通技改項目12%補助提高到30%以上;對主動淘汰退出的企業給予50萬元/條油性生產線獎勵。預計總補助金額達5000萬元以上。
不斷深入的整治提升
日益改善的生態環境
綠色變“革”
定能早日實現
地 址:浙江省麗水市松陽縣王村工業區麗安環路2號
電 話: 0578-8818980
傳 真: 0578-8818019
網 址: www.epvalley.com
掃描右側二維碼關注
微信公眾號:云中馬股份
掃描右側二維碼瀏覽手機網站
www.epvalley.com